6月13日上午,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博士“新常态下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学术报告会在文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报告会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教授为巴曙松博士颁发了客座教授和合作博士生指导教师聘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新蓉教授等出席了聘任仪式和报告会,全校近五百名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姚莉副校长为巴曙松博士颁发聘任证书
巴曙松博士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重构谈起。他指出,当前全球互动影响在加强,国际金融格局在重构,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在增强,进入相对动荡的时期。巴曙松博士随后从经济体量、全球制造、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四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经济的现状,认为中国经济和金融国际影响力的上升客观地提出了全球金融布局的新课题,并提出要从全球视角把握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链重构。
巴曙松教授作报告
巴曙松博士谈到,我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净资产,但是海外资产主要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存在,投资收益率低。与此同时,中国居民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数跃升至全球第二位,高净值人群的财富总量在4.4 万亿美元左右,但仅有5% 投向海外。未来中国的全球化布局主要以三个方面为核心:一是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实现全球化;二是中国企业未来要再在全球重构价值链;三是中国金融机构也要跟随实现国际化发展。
巴曙松博士认为,在新常态下,未来的中国经济要转型实现多元化,需要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而正在进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中期调整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就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进行全面评估,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巴曙松博士还指出,从中国的债务/GDP来看,2008年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急速膨胀之后,经济自我修复的去杠杆已经开启,由于中央、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界限不清晰,通常去杠杆中伴随的违约、企业倒闭等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藏匿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也导致了对中小企业信贷挤出、利率维持高位等扭曲现象。他提出,金融市场扩容是将债务转移出表、大范围分担的最有效方式,利用金融市场出表,是重塑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关键。
报告现场
巴曙松博士的精彩报告得到了在座师生的热烈反响。在报告的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银行跨界合作的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应对利率市场化、外汇藏汇于民等问题进行了踊跃的提问,巴博士一一进行了解答。
巴曙松博士简历
巴曙松博士,现为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还兼任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巴博士为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